耐火材料烧成窑大致可分为连续式窑(隧道窑)和间歇式窑两大类。间歇式窑又包括方形倒焰窑、圆形倒焰窑、梭式窑、钟罩式高温烧成窑。倒焰窑、梭式窑、钟罩式高温烧成窑等间歇式窑,其窑衬用耐火材料与隧道窑相同。
(1)隧道窑
隧道窑是一种可以连续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保护较好的、现代化的窑炉,隧道窑(连续式窑)因其烟气排出温度一般不高于250℃,与间歇式窑炉相比,它是一种节能型窑炉,是经济和..率的窑炉,是耐火材料行业的重要热工设备。其烧成温度在1200~1900℃,有的甚至更高。
隧道窑由预热带、烧成带及冷却带构成,窑车在窑外将砖坯装好后,依次通过上述各带进行烧成。
通常,在预热带内用与窑车前进方向相反的从烧成带引入的热气体使砖坯逐渐加热升温,耐火制品在此期间脱除吸附水或结晶水,并使有机物质分解。
在烧成带内利用空气和燃料的直接燃烧加热耐火制品至规定的温度并保温,然后进入冷却带。
在冷却带内,从窑出口处吹入的冷空气与烧成制品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却的目的,窑车到出口时,耐火材料的烧成过程就完成了。
目前,大多数隧道窑预热带和冷却带的使用寿命是很长的。而烧成带温度较高,加上火焰的冲击、挥发气体的侵蚀、耐火材料的高温蠕变、温度波动带来的热震剥落等,使得烧成带使用寿命较短,这就需要对耐火材料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隧道窑在操作时,烧成带的工作内衬材料要长期承受高温的作用(1200~1900℃);由于耐火产品的多样性,使得隧道窑的操作制度经常发生变化,温度的频繁波动,使窑衬因热震冲击造成剥落损伤;同时由于窑内温度的不均匀分布,造成窑内各部分线膨胀系数的差异,诱发较大的热应力;由于操作如装车等发生故障,常造成对窑衬的物理损坏,被迫停窑检修,停窑-检修-开窑也对窑体造成伤害,降低窑体的使用寿命;烧成制品中存在的可挥发成分如碱金属、结合剂产生的蒸发气化和燃烧气体对内衬材料的侵蚀;在高温和气氛的作用下,超高温隧道窑衬用镁铬耐火材料发生蒸发、化学变异;造成结构变化、产生层状裂纹;发生崩落、掉块,强度降低等。
因此,隧道窑内衬的工作条件是连续式长时间操作,为..窑的正常的温度制度和压力制度,砌体的严密性对于隧道窑烧成带的工作内衬材料的要求是:(1)良好的抗气体侵蚀能力。(2)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良好的抗热震性。(3)良好的高温体积稳定性,窑内衬耐火材料应在不低于窑的工作温度下烧成,耐火砖在加热后应当没有收缩或呈现少量的膨胀。
在隧道窑的高温带使用耐火材料应与窑温和操作的特性一致,与所烧成的制品相符合。在1300℃以下温度使用耐火粘土砖,1300~1400℃使用高铝砖;在1400~1500℃使用硅砖;在1500~1600℃使用镁铝砖;在1800℃以下使用刚玉砖。
硅砖、粘土砖隧道窑,烧成温度在1400℃左右,烧成带内衬用高温体积好、高温强度好的硅砖砌筑,其他部位用黏土砖;高铝砖隧道窑,烧成温度在1550℃左右,用高铝砖砌筑;对于烧制碱性耐火材料的高温隧道窑而言,烧成带的工作内衬应选择碱性耐火材料。
(2)倒焰窑
倒焰窑是火焰在窑内自窑顶倒向窑底的,所以叫倒焰窑。倒焰窑为间歇操作,其分为圆窑和方窑两种,圆窑由于温度分布较均匀,使用较多。倒焰窑的气体遭受高温和燃烧气流的冲刷作用,以及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窑衬材料应具有较高的高温力学性质、良好的抗热震性。
(3)梭式窑
梭式窑是一种窑车式的倒焰窑,其结构与传统的矩形倒焰窑基本相似。梭式窑耐火材料的选材总原则就是采用全保温式耐火材料,即窑体、窑车、窑下烟道均采用轻质耐火材料。因为梭式窑为间歇式操作,要求快速升温,快速烧成,温度均匀性好。为了达到快速烧成,减少能耗,就必须减少窑体及窑车的蓄热,窑车蓄热少,窑内的上下温度均匀性也好。为了减少窑体基础部分混凝土体积,国外在烟道部分也采用了轻质耐火材料,因为用重质耐火材料其砌体必须加重,记住部分尺寸也加大。另外,采用轻质耐火材料,在窑炉低温升温阶段烟气的温度降低少,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梭式窑用轻质耐火材料特别是高温梭式窑(1500~1800℃)用轻质耐火材料的质量都不尽理想,特别是抗热震性较差,限制了高温梭式窑的发展。